乔叶和她的《走神》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郭进拴

发表于: 2024-03-29 08:13

  乔叶是我1997届鲁迅文学院文学班的同学,她现在是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著名作家。乔叶1972年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已出版散文集《孤独的纸灯笼》《坐在我的左边》《自己的观音》《薄冰之舞》《在喜欢和爱之间》《迎着灰尘跳舞》《我们的翅膀店》《天使路过》,长篇小说《认罪书》《拆楼记》,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等,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郁达夫小说奖、人民文学奖、首届河南省文学奖等奖项。

  纵观乔叶的整个创作历程,她是从散文创作开始的,有评论家这样评价:“乔叶的散文细腻灵动,清新隽永,新颖别致,贴心切实,对生命和生活,文学和友情,时尚和习俗等都有细致的观察与描绘,充满哲理与思辨,蕴藏着深厚的内省。”那个写散文的乔叶,是温暖的、乖巧可爱的。

  《走神》共有四辑,分别为世事、饮食、行走和文学,乔叶把对平常生活的所行、所思、所感和所悟都融在了字里行间,可谓是作者对于现实世界和精神领域,生活饮食和世相万物的全方位自我写照。

  最近读了她的散文集《走神》,你会发现,文如其人真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不骄不躁,有虚有实,节奏自由,韵味悠悠。这就是走神。”也是乔叶本人。她是安静的,她是温柔的,是可亲又可爱的。

  读她的散文,有着小说的无拘无束,更有着一针见血的开门见山。

  如她在《他真可怜》中把一个渔色高手的简单素描,寥寥数语,把此类人物的丑态与可怜和盘托出,而作者并不是简单的鄙夷与不屑,而是说出自己对他的可怜与难过,这样的洞若观火,是需要多么冰雪聪明的女子才能道出其中三味啊。在《拒绝迫害》中,她也是与众不同,她说“我尤其不喜欢同学聚会这种形式以及与这种形式搭档的常规内容:二十年前个个纯真如玉晶剔透的神仙少年,变幻成了脑满肠肥庸俗不堪的中年男女,试图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中制造些许青春幻觉。做了小官的人控制不住习惯性地颐指气使和扬扬自得;混的不如意的坐在角落里低头耷脸,郁郁寡欢;曾经月朦胧鸟朦胧过的恋人相互打量,感慨万端;座位离得八丈远叫名字都得想十分钟的那些则热火朝天地说着工资、老公老婆、儿女学业、健身养生,琢磨着或许以后是用得着的,再小心地奉上些言不由衷的恭维和夸赞……”真是道尽了自己对所谓同学聚会的排斥与反感。接着她又说:“师生不过是意味着那人在讲台上站着,我在讲台下坐着;同事不过意味着在同一个办公室听过彼此的喝茶声,邻居不过意味着墙那边传来的吃喝拉撒的零碎动静;同学不过意味着我们在同一个大院子里的同一间大屋子里过过大致相同的表面生活。如此而已。”她就是这样,句句折射出作者固守自己价值判断不轻易苟且的秉性卓然;而在《特意就是特意》中,她则近乎不近人情的不愿随意附和,道尽了当下说出自己真实感受不戴面具是多么的艰难与难得。她是一个不容易被忽悠也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所以她坚持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一个一个的真,不同的角度,就能折射出一个大真的世界”。因此,她认为写作的第一道德就是“诚实”!

  如果认为作者是如此的不合群如此的特立独行,那就大错特错了,她也有柔情万种袒露心扉的风姿绰约。她写一位大学同学所谓青衫之交的深夜电话,《心与心总是碰不到面》,把一个久违的来电解读得山山水水一波三折,很有扎实功夫;而《一顿夜宵》,她也能从一包方便面解读出如许人生道理,而这些道理的引伸又妥帖自然不给人以说教之感,也实属难得;《家常饭》中写烩面、写蒸馍、粥等,真是云蒸霞蔚,珠圆玉润,这样的文字,大概只有长期在中原的厚土里侵泡经年反复揣摩,才能道出其中的曲折幽深吧?

  对她来说,“文学就像是祖母的怀抱,没有比这样的怀抱更适宜撒娇得了。黑暗的,光明的,快乐的,悲伤的,委屈的,得意的,漂亮的,丑陋的,精致的,拙劣的——反正什么样的娇,都可以在她这里尽情地撒。”

  这就是乔叶,她把写作当作撒娇,把创作当作走神。她认为,走神是未知的花园,是想象的基地,是飞翔的神话,是深邃的探幽。它也是我们最彻底的凝神。因为,走神时的我们,才最接近于我们自己最内最内的那个内在。让你走神的菜,一定是有故事的。让你走神的话,一定是有渊源的。让你走神走得最远的那个身影,一定有着最刻骨铭心的秘密……

  所以阅读乔叶走神时写的《走神》,会让你走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花园,会有步步登高渐入佳境之感。佩服这个中原闺女的文笔,细腻而灵动,清新而隽永,贴心而别致,充满哲理与思辨,蕴藏着深厚的内省。像极了她本人,温暖而可爱!

  《走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是乔叶最新出版的一本散文自选集,可谓是作者对于现实世界和精神领域,生活饮食和世相万物的全方位自我写照,代表了作者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在散文里,小说家们是藏不住的。在这里,他们把自己和盘托出,与最真实的灵魂照面。作为一名对生活对人生怀有大爱的作家,乔叶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她对平常生活的所行、所思、所感和所悟,她把这些都凝聚在优美的文字里,让我们在阅读中充盈自己,提升自己。

  比如在如何面对富有和贫穷时,她在《穷人》一文中写到:“我不能接受那些把苦难挂在嘴上的人,把苦难挂在嘴上,就是没教养。人可以很苦但不能没教养。也许,真正的富,只有这种,在穷中历练过,历练得很深,很深,然后抵达了富。这种富,才是最扎实的,最经得起推敲的,最有种柔和韵味的富。”作者在这里分明不是在讲说物质上的穷富,而早已抵达了精神上的富有。这对于目前一些所谓官二代、富二代的炫富来讲,对于过分看重物质富有而忽略精神追求的人们来说,真的很有启迪意义。

  而对于如何看待名利,踏实做人时,她在《以路之名》中也巧妙地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名称的路,也都是路。路名可以一换再换,街容可以一改再改,行路的人也可以一变再变。茅棚草屋或者是高楼林立,蓑衣笠翁或者是豪门权贵……唯有这路本身,它诚实地,紧紧地贴在这大地上,默默无语。”我们不就是要有路的品格,路的奉献吗?

  乔叶的作品中处处充满了大爱,连对男女情爱的描写都充满着无私和奉献,她在《红豆生南国》的结尾处写到:“爱是修行。是这人世间最大的修行。而在这场大修行中,小小的我,竟不知该如何把自己的爱对他相告,怕重,怕轻,怕低,怕高,怕俗,怕雅,怕文艺腔,怕家常调……那就不说吧。让这丰盛结实的爱,尽沉默于这红豆之中,炼成既寻常又绚烂的信物。突然想,要什么信物呢,情爱本身难道不就是最好的信物。”“信在心中,无物也罢。”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撼人心魄的《红海行动》

撼人心魄的《红海行动》

2024-03-29 08:13

21093

电影拍摄于非洲国家摩洛哥,故事背景是非洲北部某国发生政变,当地华侨面临生命危险,我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前往该国执行撤侨任务。影片的非洲部分全部在摩洛哥实地取景,从陡峻的高山到荒芜的沙漠,从繁华的城市街头到落寞的古城老巷,辗转近十个地区。黄沙万里、辽阔无垠的非洲大地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茫茫沙海中穿行的悍马车队显得那样渺小,也预示着在非洲执行撤侨行动的艰难。...

李佩甫和他的《平原客》

李佩甫和他的《平原客》

2024-03-29 08:13

22596

李佩甫有一双鹰之眼,《平原客》呈现出他对人情世故的运筹帷幄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他有复杂的视野,能够将几条线索并行推进,叙事由乡村延伸至城市,由官场延伸至商场……他始终以人际关作为着眼点,不同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使李德林、张二彩夫妇反目成仇;不同时代处境和价值理念让赫连东山与赫连西楚父子变成仇。中原的地域特性促使李佩甫深思并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抓住“关系”就抓住了中国社会和世道人心的本质。李佩甫的写作辨识度很高,他深谙中原的植物、风土、人情,而中原正是“乡土中国”的缩影。小说以力见长,美则弱矣。...

张宇和他的《推开众妙之门》

张宇和他的《推开众妙之门》

2024-03-29 08:13

21493

张宇是我的豫西老乡和老朋友。河南洛宁人。中共党员。1970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曾任洛阳地区、三门峡市文联主席,《莽原》主编,河南省青联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协原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张宇文集》七卷,长篇小说《晒太阳》《软弱》《疼痛与抚摸》《表演爱情》《蚂蚁》等,中篇小说《没有孤独》《活鬼》《乡村情感》《飘扬》等,散文随笔选集《张宇散文》等。作品曾获省政府、中国作协多次奖励。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西班牙语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