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赛事]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五】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4-11-19 10:33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五】

 

  重走红军路,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革命先辈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感人至深……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心灵受到洗涤和升华,这里无愧是英雄的土地,无愧是英勇的人民!

  我们与脚下的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但在这里收获的一点感悟将伴随我们终身,使我们终身受益,那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必须有一颗坚定的务实为民之心!珍惜我们的岗位,服务我们的百姓,无愧我们的事业!

  鲁山是红的!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乡乡有烈士,村村有英雄”,这就是鲁山县革命斗争史的真实写照。

  鲁山让我感动!

  在这里,你随处都会看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屋顶上,大路旁,树梢上,池塘边,甚至在山里只有一两户人家的地方,你也会看到五星红旗的存在。

  面面红旗闪着夺目的光彩,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温暖,感到震撼,也可以看出鲁山人民那一颗颗忠党爱国的赤诚火热的红心。

  我从来没有见到哪一个地方像鲁山这样,遍插五星红旗。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艰难岁月的人,对于我们这些平日里心灵浮躁的人,来到这里才知道什么是荣誉、什么是忠诚、什么是热爱。

  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开得恣意,开得浪漫,从你的视线一直延伸到远处,那鲜艳的红色夹杂在青山绿水间,是如此耀眼,如此热烈。

  这红,是英雄血;

  这红,是革命志;

  这红,是老区人民不屈的表现。

  杜鹃花的花语:永远属于你。

  这多么像我们老区的人民,心里装着党,永远属于党。

  座座墓冢埋忠骨,面面碑碣祭英灵。

  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英雄们虽然离去,但英灵永在,信仰不倒。

  在英雄们面前,我们默哀致敬,并献上了我们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我们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这庄严的宣誓饱含激情,掷地有声。

  这怀念的心情无比热烈,无比虔诚。

  说来也奇怪,在朗朗的宣誓声中,原本的和风习习,却忽地转成了骤风烈烈,强劲的风吹动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如鼓起的风帆,那是英灵们满意的笑声、欣慰的赞许。

  作为一部纪实性的文学作品,作者站位高、思考深,始终体现着人民性的创作宗旨。作品打通了革命历史传统与当今现实的联系,实现了两种红色文化的无缝对接,而连接这两种红色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人民性”。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今,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我党“一切从人民出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只有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摆脱贫穷,富裕起来,才是检验中国共产党是否是真正的人民政党的试金石。郭方向在这部作品中,也正是以人民性贯穿始终,以生动的事例和人物,揭示了两种红色时代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好大一棵树,深情藏沃土”,作品根深叶茂,极富活力。

  《鲁山脱贫大决战》是青年作家郭方向新近创作的全景式表现当下正在发生的脱贫攻坚的作品。在这部8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中,作者对叙事方式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第一,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参与式叙事。作者化身为作品中的"我"来讲述故事,并且在作品中直接呈现"我"的采访经过,讲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第二,"影像化"叙事。作者模拟影视作品中镜头拍摄的表现效果,极力用文字描绘画面,然后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对比强烈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呈现,产生出有意味的艺术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第三,"进行曲"式的叙事节奏。作者通过对叙述速度和叙述力度的把控,使得作品的不同部分呈现出"轻""重""缓""急"的区别。《鲁山脱贫大决战》中的这些叙事探索丰富了报告文学的叙述方式,为报告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脱贫攻坚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中国故事”,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故事。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青年作家郭方向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一个深广的历史视野下表现脱贫攻坚、不断探索和展开新时代的乡村故事书写。郭方向通过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的基础上,展现脱贫致富、走向振兴的乡村及其生活图景。郭方向8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大决战》(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从扶贫攻坚战中的顶层决策,中层落实、基层实干,记录了红土地上正在“进行时”的乡村巨变与时代新变,为传统的乡村故事续写了新的篇章。

  鲁阳大地上的红色文化,既指以鲁山县为主体的地形地貌,更指鲁山县是曾经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红色老区。全县分布着大量的革命胜迹、旧址和纪念物,这些红色风景凝聚成鲁山县独有的精神资源,激励落实鲁山人民在各项事业中奋力前行。

  《鲁山脱贫大决战》正是以鲁山县脱贫“摘帽”这一重要事件为主题创作的一部内容丰富、蕴含深远的报告文学。面对艰巨的“扶贫攻坚”事业,作家走进鲁山县的田间地头,寻找鲁山精神的源头。通过作家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的方式,全书努力挖掘鲁山精神、红色文化基因,将其转化为当下伟大而艰巨的精准扶贫事业的精神内核。于是,一个个鲁山县当年的革命故事纷至沓来,成为新时代人们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

  鲁山红色精神的传播,既有红军当年留下的革命歌本,也有后人用深情的歌喉传唱当年红军身上的革命精神。他们的生命激情,共同诠释了鲁山的红色精神。一代又一代鲁山人的精神传承,构成了红色基因的隐喻,它从红色的土地上生长出来,渗透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血液当中。

  在充盈着红色精神的历史空间里,孕育了当代鲁山人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红色的鲁山精神直接激励和引导着当代人决战脱贫、走向致富的道路。郭方向一方面走进鲁山革命历史的烽火岁月,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又探究这种精神力量如何传承下来,如何被当代鲁山人接受进而转化为决战脱贫攻坚的精神资源。

  作家郭方向在后记中谈到,为了真实再现鲁山脱贫摘帽这一伟大实践,他地毯式地走访了鲁山县20多个乡镇、访问了1300余名干部群众,积累了12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这些大量的第一手鲜活素材,使他将笔墨落到一些普普通通的人身上,成功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第一书记、扶贫带头人和脱贫群众等。在这些新人形象中,既有奋斗在决胜脱贫攻坚一线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也有为脱贫而奋斗的普通农民。

  鲁山这些第一书记,正是鲁山红色精神映照下的新人形象。他们天然地带有鲁山的红色文化基因,将传统的家国情怀与新时代的红色资源紧密融合,投入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战斗中。他们奔走于鲁山的每一个角落,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给村民们送去了温暖和关爱,也带来了产业扶贫的现代理念。他们改变的不仅仅是村民的贫困状态,更重要的是带给了乡民们现代产业经营的新风。他们并非止步于鲁山乡村短时的脱贫,而是将脱贫致富的理念植入鲁山乡民的日常生活,让农民自己成为脱贫致富的主体。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投入到了这一人类历史上堪称史诗级的伟大“战争”中。鲁阳大地在红色文化的辉映下,上演着一个个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

  在郭方向的笔下,众多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等新人形象的书写,总是伴随着鲁山红色精神的理解和继承。全书浸透在一个宏大的鲁山精神红色主题下,将红色文化与扶贫现实双线书写有机融合。因此,每一个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每一个贫困户的脱贫努力,都自然而然带有鲁山红色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阅读这部脱贫攻坚题材的文本,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真实的脱贫故事,更重要的是其中由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人民生活的真切变化而带来的自豪感。这是一种历史回望的自豪,也是向党和人民交上答卷的拳拳深情。

  面对如火如荼的扶贫攻坚,作家没有仅仅局限于扶贫干部先进事迹的讲述,而是沉入农民日常生活的内在,拨开乡村生活的内在肌理,真实地呈现当下扶贫攻坚大变动下的农民文化心理和党员干部的真实追求。文中没有一味去写扶贫工作的努力与奉献,而是从真实人性的立场出发,体现了对新时代干部形象的理解。这些日常生活的叙事,把一个扶贫干部最平凡真实的一面展示在读者面前,真切地将扶贫攻坚落实在常态的生活空间里。

  郭方向没有就扶贫写扶贫,就鲁山的精神写鲁山的精神,而是在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将其立足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图景。正是他们情感的根本,也是他们走上致富道路的见证。于是,尽管作品重点表现的是宏大的扶贫主题,却没有停留在政策性话语的阐释和宣传上,而是走进农民、扶贫干部的内心世界,在日常的生活状态中把握扶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的热度。这些文本中的乡村不是鲁迅笔下的萧瑟乡村,也不是梁鸿笔下不断后撤的村庄,而是充满自身脉动和生机的乡村。

  这些日常生活的鲜活呈现,与红色文化精神相互映照,既有鲁山本土文化的个性特征,又有历史传统的厚重。

  日常化的扶贫工作讲述,关键在于作品是否接地气。作家谈道:“那段时间我就像生活在鲁山,那儿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一人一牛、一颦一笑皆真实可信,写着写着,笔下的人物忽然便有了心跳和灵魂,耳边响起了在鲁山才能听见的风雨声和林涛声。我的文字因此有了色彩、气味,那一个个跋涉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影子变成了有着独特音容笑貌的活人。”于是,郭方向的文学世界和现实中的鲁山乡村叠合在一起,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任务融入日常生活的气息当中,散发出山乡泥土草木的清香。作家用细腻的文字书写了鲁山人民的喜怒哀乐,在富有生气的乡村图景中传达了山乡巨变下农民的心灵嬗变。

  扶贫故事的讲述,不仅仅是当下扶贫工作本身的总结性展示,更重要的是将其放在一个深广的历史视野中加以理解。鲁山独特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自然成为当下扶贫故事支撑性文本。

  鲁山是革命老区。早在1928年,中共党员吴镜堂就在鲁山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3月,中共鲁山小组建立。9月,中共鲁山特别支部建立。党组织建立后,领导民众组织成立了革命武装铁血团和农民协会,向地方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2年11月,贺龙率红军实施战略转移经过鲁山;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鲁山。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中共鲁山县委,下设5个总支、7个支部,举办了抗日救护培训班、“八德民校”,成立了“妇女救国会”、“民运工作团”、“抗日后援会”、“回民救国团”,开展轰轰烈烈地抗日救亡活动。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司进驻鲁山后,在西部山区又重建了县、区党的组织和县、区抗日民主政权,鲁山县是豫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豫陕鄂、豫西解放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鲁山,鲁山一度成为豫陕鄂、豫西解放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的枢纽。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领导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邓子恢、陈赓等多次在鲁山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华东野战军野战医院和陈谢兵团野战医院及陈谢兵团兵工厂在鲁山驻扎。中共河南省委在鲁山宣布成立。

  邓小平市场街在原西关大街。东接向阳路中段,西至西睦路。1948年4月,邓小平在鲁山期间,曾在此调查研究。2008年,改名为“邓小平市场街”,并立牌楼纪念。街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题写。

  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互文结构,既不重在表现现实的扶贫工作本身,也不专注于历史红色文化记忆的诗性追叙,而是在二者之间寻找一种精神贯穿的内在文化动因。这种文化动因既源于鲁山这块厚重的文化土壤,也是当下鲁山人要面对的艰巨使命。二者之间既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又将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现实使命的艰巨融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乡村脱贫的时代浪潮并没有忽视作品中乡村生活中诗意的一面,而是在文本中既相互碰撞,又相互支持,乡土文化的诗意守望中不失现代价值的追求。也就是说,在鲁山扶贫攻坚的文学书写中,并没有仅仅抓取当下的扶贫事实,而是将其置于一个红色革命与脱贫攻坚相互贯通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表现。全书是在大的主题下,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扶贫现实双线书写叙事方式的有机融合,实现了鲁山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脱贫攻坚中的鲁山精神无缝对接,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沉甸甸的厚度。

  在书中,几乎每一个脱贫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活生生的鲁山革命事迹相互参照。这些历史文本与现实文本之间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张力,弥散在作品当中。作品因为这种互文结构,而打开了叙述的空间,将当下最重要的脱贫攻坚战略放置于一个富有历史生命力的文化脉络中,找到其历史发展的逻辑,从而真正确立党的脱贫攻坚战略的历史意义。

  《鲁山脱贫大决战》一书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与鲁山脱贫故事构成互文结构,将文本空间拉至一个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历史空间。《鲁山脱贫大决战》中涌动的扶贫攻坚的激情与乡村世界的诗意文化融合在一起,既是来自时代的召唤,又属于历史的推动。文本在不同的话语世界之间形成的张力效果中,体现了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使命与激情。

  在文本表现方面,乡村山水的诗意与扶贫进程紧密融合。作家将决战扶贫胜利之后的自豪与喜悦,融入诗性的语言当中,体现了该类创作的诗化努力。扶贫工作的艰辛化入柔软的月光,繁忙枯燥的日常工作顿时具有了万般诗意,与鲁山的自然山水文化融合在一起。乡村脱贫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政治事业,更是乡村生命的欢乐和致富之后的自豪。作家从乡村生活图景的捕捉入手,在真切的乡愁韵味中感受收获成功的喜悦与兴奋。

  最后,在这块乡村大地上,不仅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热闹场面和激情,也有作家对乡土世界持续发展的理性观察与思考。在《鲁山脱贫大决战》中,作品除了在红色历史与扶贫现实之间构成互文结构以外,还有鲁山绿色生态与红色资源之间的交互性思考。同时,文本也对这些扶贫项目的持续性发展做了理性的思考。郭方向在关注扶贫工作进乡村时,重点放在乡村世界的人与事的鲜活呈现。作家站在乡土中国的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真切地表现了当下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时代热潮及其对乡村未来的思考。

  同时也应该看到,《鲁山脱贫大决战》在满怀豪情与激情地书写红色大地上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实中,表现了一大批扶贫干部的努力和付出,描绘了一批脱贫群众的兴奋与感恩;其次,文本在表现乡村脱贫攻坚战的兴奋与自豪中,大都站在扶贫干部的角度,书写扶贫干部在红色文化精神与扶贫攻坚的神圣使命的指引下,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因此,作品如何进一步结合乡村世界的农民文化心理,发掘鲁山乡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调动农民身上的生命力,将是郭方向下一步的重要命题。站在文学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中的美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不只是一个个动听的口号,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会呼吸、有活力的村庄。乡村脱贫这一伟大事业的书写,需要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站在新时代的火热中,理性而深入地挖掘乡村世界的资源与活力,表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鲁山脱贫大决战》是一部红色革命老区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六】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六】

2024-11-19 10:34

2893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六】 精准扶贫,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政策,正在神州大地上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地开展着,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面貌。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这一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体现。了解到这样的背景,再来阅读郭方向的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大决战》,就更容易获得一种深切透辟的认识。这部80多万字的作品,聚焦于河南省鲁山县的扶贫实践。鲁山以其卓有成效的探索,诞生和积累了“鲁山经验”,对于全国许多类似情况的地方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典范和样本的作用。这部作品,便是对这...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七】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七】

2024-11-19 10:35

3597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七】郭方向新近出版的8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大决战》是近年来河南省扶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主题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出色之作。在当下的扶贫题材报告文学创作中,大量可见的写法模式是优秀扶贫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为改变一地的贫困面貌而艰苦卓绝地开展工作的优秀事迹,以及一个地区前后变化的报道,而对一地的扶贫实践进行深入记录,对其因地适宜的扶贫模式的总结、反思,则较为少见。《鲁山脱贫大决战》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启示意义的有益探索,是扶贫题材文学创作和报告文学的重要成果。《鲁山脱贫大决战》聚焦贫困、偏远而美丽的革命老...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八】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八】

2024-11-19 10:36

2883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七十八】 青年作家郭方向创作的8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大决战》(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聚焦鲁山贫困群众的命运变迁,真实生动地讲述了鲁山县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塑造了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基层扶贫干部形象,在一个个曲折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反映出鲁山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真实反映了鲁山人民战胜贫困的精神气质和思想高度,饱含了对社会的深度思考。该书为脱贫攻坚者画像,塑造了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作为勇担当的党的基层扶贫干部形象,描绘了一个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