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赛事]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二】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4-11-24 10:54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二】
提起我与屈江北老师的友谊,还是引用他在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来说明问题吧!
屈指算来,我和进拴弟相识差不多已经36年啦!36年来,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专业作家,我是看着他一步一步成长的见证人。第一次接到他的投稿是1974年,我当时在汝州市(原临汝县)文化馆做创作辅导员。为培养文学新人,文化馆创办了一个文学期刊《红艺》,我在《红艺》编辑部当编辑。有一天,我接到一篇陌生的诗稿,来稿人是临汝镇高中、不到十六岁的学生郭进拴。尽管那是一首平仄不分,韵脚不整的打油诗,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地给他回了一封鼓励的信说:“进拴同学:你的诗稿已经收到,不宜采用,盼以后努力创作并加强联系,随信寄上一期《红艺》,望查收。”也许是受到了那封信的鼓舞,自此以后,他的来稿几乎是铺天盖地而来。每月最多能收到他二十多篇来稿!估计是一分钱一个的信封他买不起,他的来稿总是用水泥袋内层的牛皮纸糊的信封,上面工工整整写着:“新闻稿件,邮资总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个锲而不舍的文学青年的好感也日渐加深。就这样:他一件投稿,我一封回信,我们的交往日趋增多了起来。尽管当时他的创作仍处在原始冲动和自然流露阶段,根本达不到发表水平。我还是耐心地、一封又一封地给他回信。记得我还用53岁农民通讯员邓立志每年投出400多件稿件,而从未被采用一篇的事例鼓励他——我不想伤了这个有志青年的自尊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一】下一篇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三】分享到:
相关动态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三】
2024-11-24 10:55
934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三】更不忍惊醒一个山里娃的作家梦。那时候,为培养一支文学汝军,我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辅导创作的本职工作上。每年都要组织一到两次文艺创作学习班。请洛阳、郑州、北京的作家到汝州来讲课。著名作家李準被我请到汝州四次,《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葛洛,《李自成》一书作者、河南籍著名作家姚雪垠都曾被我用“程门立雪”式的感动,请到汝州来讲课。河南省当时有名的作家张一弓、徐慎、段荃法、顾丰年、杜道恒、李长华、张宇、刘豫州、马凤超、张复兴、李学庭也都被我多次请到汝州来讲过课。幸亏那时的作家都守着思想觉悟的净土,从来不要讲课费。也乐意走出喧闹的城市到基层来体验生活,真让我们汝州的一帮文学...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四】
2024-11-24 10:56
930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四】 因为别的与会人员我都认识。1976年秋天,县委宣传部在农村搞批林批孔试点,我和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的几位年轻干部,在宣传部高山副部长的带领下,到临汝镇关庙村驻队蹲点,来到了靠近汝阳、伊川、临汝三县交界处的小山村,这里就是郭进拴的家乡。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才真正近距离接触到这位“终日胡编乱写”而被其亲叔和邻居称为“神经蛋”的郭进拴。也正是这一次接触,让我看到了他巨大的艺术潜质,我们才成为密不可分的文学挚友。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假如遇上一位熟人,那是一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记得我们工作组入驻的第三天,我刚在“知青点”吃过午饭,郭进拴就来找我,当我带着“他...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五】
2024-11-24 10:57
770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五】 虽然时值今天他仍然叫我老师,但我总把他当成小弟弟。记得就在“摘柿子事件”的第三天,他跑到大队部找我,给我送来一首诗,他说:“老师,通过那天摘柿子,我受到启发,就写了一首计划生育的诗歌,你看中不中?”我打开诗稿,清新的诗意扑面而来,朴实中透出灵气,比兴中暗喻哲理,就连声夸赞道:“好!你进了一大步!完全达到了发表水平!”诗不长,但有几句我至今记忆犹新:“柿子稠了长不大,孩子多了累爹妈,生育也要有计划,家庭才开幸福花……自此以后,我才真正把他当做重点作者培养对象,倍加呵护。不论是请人讲课,还是召开创作研讨会议,不论是农村故事员培训班,还是组织临时创作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