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赛事]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二百零六】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4-12-18 11:51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二百零六】


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三)







2021年3月30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中共郏县县委协办的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近三十人的作家、评论家代表就这部作品各抒己见。



范咏戈

《文艺报》原主编,评论家

英文China这个词,如果首字母小写就是陶瓷,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陶瓷大国、古国,然而多年来我们书写这个陶瓷大国历史和大师的素材极少,萧根胜先生披沥肝胆为我国陶瓷大师李国桢先生立传,显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和李国桢同为河南郏县人,首先出于对陶瓷文化的敬畏和对国瓷大师的致敬,所以这个书的价值我觉得首先还在于填补了一个传记题材的空白,如果说《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对李国桢的书写是书中有诗,那么他以一个人带出国瓷发展的一段历史就是书中有史,毕竟传记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报告文学还有所不同,报告文学往往写一人一事一时,传记文学则要写一人一事一世,这个也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也不一定都是这样的。此外,《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还有第三种形象,书中有识,他向读者普及了国瓷常识,有诗、有史、有识的得力于作者集6年之功,用双脚走遍国内著名的窑瓷厂、陶瓷研究所等等,查阅了大量历史和专业资料,采访了许多关键当事人,所下功夫从书里也能看出来,所以对人、对史、对诗了然于胸,作者的写作我觉得继承了中国传记文学从史记以来就有的为人画魂,史传合一的优良传统。

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从来就不是传记的履历表,《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意义除了在于填补题材空白,我以为更在于画出了陶瓷大师李国桢先生之魂,它称得上是一部画魂之作。李国桢先生一生极为坎坷,解放前在家庭遭受变故和战火动乱中求学求职,解放后以自己精湛的专业知识报效社会和国家,他具有那一代知识分子虽九死而不悔的爱国敬业的风骨。

为国瓷振兴,他将一切置之度外,从接受周总理交给的烧建国瓷任务,一直到挖掘恢复我国历史上的名窑名瓷,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位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专家,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李国桢在等中德、中捷社会主义国家技术合作时的工作日记摘录,我念一下:8月7日釉上彩,上彩黄绿紫,唐以后,五彩黄绿紫红蓝,特点是透明的,又称大明彩,古彩又称硬彩、粉彩,康熙后加玻白故称金彩,又详细列出了20种原料和用料,水灰100斤,紫金土50斤等等。看了这一份被窑工们称为窑神高工的李国桢的单子,无论是那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声名显赫的专家,瓷都翘楚朱山八友,还是政界、商界的风云人物,都瞪大了眼睛,好像第一次认识这位中央派下来的工程师。

大师之大,跃然纸上,风骨之外是风采,李国桢是一位仰天俯地,无愧于心的大师,书中写到他一生多次搬家和马不停蹄的出差,杭州、宜兴、景德镇、汝阳、邯郸、唐山、淄博以及名不见经传的陕西富平瓷厂都留下他的身影,作为陶瓷大师,许多厂家邀请他去做指导,而到了商品社会时期,一些稀有瓷器又往往被赋予天价,但是在李国桢家里,待客时居然找不到几个像样的日用陶瓷碗碟,甚至只好用铁盆代替。

夫人去世后回家乡安葬,有的人认为陶瓷大师夫人墓里还能没有几件值钱的瓷器陪葬吗?结果夫人的墓被盗,盗墓贼大失所望。此事却让李国桢老泪纵横,他多年和出身农村没有文化的小脚夫人不离不弃,因工作性质常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他有两个不变,一个极简饮食,中午面条,晚上小米稀饭炒绿豆芽,二是每逢出差妻子问他不去不中吗?他一句老话,不去不中。出差他最怕对方高接远迎,大专家常常和窑工住在一起,吃在一起,还经常拿自己的工资救济补助徒弟学生,书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参加汝瓷鉴定会,他不顾前列腺尿血,提着引流袋上会场,会议没有结束,引流袋却掉了下来,本来计划会后回趟老家安放夫人骨灰的愿望成了他一生未圆的梦。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还称得上是一本陶瓷科普著作,诸如河北官窑、河北民窑、民用瓷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瓷器与瓷器的区别,优秀的报告文学应当符合先哲们最初给文学的定义,即除了心甘情愿,还能让读者从中多识有鸟兽草木之鸣。新时期以来,从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为我们普及述论,到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体育题材报告文学,一直到今天,到会的一些大家,像赵瑜、王宗仁、春雷、黄传会等等在读他们的作品当中,都能够得到相应的人文地理等等知识的传播,为此报告文学才能更好的破圈,发挥出比纯文学阅读更广泛的作用。实际上每一个报告文学,特别是科学题材都有一种科学叙事在里头,这是一个值得报告文学研究的课题。


张 陵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评论家

作家肖根胜新近创作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是一部思想厚重之作,非常值得一读。作品以丰富的材料,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朴实的笔调,讲述了曾经为新中国陶瓷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陶瓷专家李国桢的故事,描写了一个中国陶瓷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诚实劳动,不求功名,只求奉献的一生的中国陶瓷科技工作者的生动形象,从而深情赞美了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家爱人民爱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突出了反映现实,讴歌时代主题。新时代,也是传记文学发展的好时代,优秀作品不断问世。《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引起社会关注,受到读者喜爱,是当代传记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伴随着中国陶瓷科技专家李国桢的生动故事,实际上要展开的是新中国以来,中国陶瓷工业发展进步的辉煌历史。在主人公李国桢身上,折射出新中国陶瓷工业的发展的一个艰难的历程,以及一个光荣时代的创造。读李国桢先生的故事,就是在读一部有血有肉的新中国陶瓷史。大时代大历史与普通人之间深刻关系正确处理和把握,有力地支撑着作品的稳健立意和开阔的格局,使这部传记作品具有自己的思想艺术特色,也使这部传记作品与众不同。

读《国瓷之光——李国祯》,很快就能注意到,作家写李国祯心中充满情感,而创作思想却很清醒。应该说,作者要写的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英雄,而是一个与时代走在一起的普通中国知识分子,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现实生活中的李国祯,在中国的陶瓷行业中大名鼎鼎,是为新中国陶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大专家,也是一代陶瓷人心中的“窑神”。但进入传记作品以后,作家不仅要写“窑神”的专业精神,更要写出他作为劳动者的闪光点,突出他身上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品格,也突出他身上劳动者的性格精神。只有这样,一个现实生活里的陶瓷科技专家,才会变成一个社会读者能够接受的文学人物形象。我们很多写科学家写工业劳模的作品,写得不成功,都因为过多陷入专业领域里出不来。明明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写出来就不感人;明明作家很努力,作品就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深入挖掘和突出传主身上普通人的精神品质,没有经历把专业人士的形象转化为感动社会的生活形象的过程。作家肖根胜心中有“窑神”,下笔却往普通人方向走,一直按普通劳动者的基本规律来表现在陶瓷工业界深受爱戴尊敬的“李工”,可见是个写作上的明白人。

作品中的“李工”,一生奔波在我国陶瓷工业的几个重要基地上。他看上去并不象“窑神”,而更象是“救火队长”,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哪里有大事,就派到哪里;那里需要救急,就让他到哪里去顶着。中国本来就是引领世界的陶瓷大国,可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陶瓷却一片衰败 ,远远被世界甩在后面。我们的国宴用瓷,不见中国的陶瓷,只能用国外的。改变这种局面,发展自己的陶瓷工业,成为新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传统陶都景德镇,首先承担起这个国家任务。身在上海的陶瓷专家李国祯,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国家派到景德镇,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批陶瓷“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工作。他因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表现非常突出,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也在行业里获得了应有的地位,成为陶瓷行业的权威。从那介时候开始,他就不断接受国家任务,转战各个著名的窑地,帮助指导。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奔忙,不停地奉献。他不断地提出方案,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可是,他却无法解决家里的问题,因为他真的没有时间顾家,是一个典型的顾不上家的工程师。好在他有一个懂大局、识大体的妻子,几乎是一个人撑着整个家。这样的工程师,在那个年代,并不鲜见。可以说,许多人都是这样。在李国祯和许许多多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陶瓷工业重新振兴,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好局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品牌,推向世界,在国际竞争中不断获得主动,不断获得优势,创造了中国陶瓷时代辉煌。李国祯们用几十年的心血,换来了中国民族陶瓷事业如日中天的今天。

作品中的李国祯,看上去埋在大量专业的描写里。不过,作家神奇地让他了走出来,让他的文学形象,渐渐清晰可感,也渐渐突现了个性与性格,注入了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李国祯的形象内涵,可以提炼为:忠诚厚道,忍辱负重。他从旧时代走来,深知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痛苦,所以真心热爱新中国,热爱人民,希望国家早日强大,自觉把自己融入国家建设事业中,融入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命运中。他永远听从组织安排,忘我地劳动,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为人忠厚,自信自觉,在国家困难,个人受委屈的时候,仍然信念坚定,矢志不移。体现出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道德,也体现了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创造精神。李国祯的性格,典型概括了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思想特征和性格气质,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热情活力的时代;从那个时代,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忠诚担当的知识群体。他们不是娱乐明星,不是财富英雄,也许不算成功人士,但他们一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而李国祯,正是他们当中一个杰出代表。李国祯形象的意义,就在这里呈现出来了。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国瓷之光——李国祯传》把传主当普通劳动者来塑造,其实正是要在普通人精神品质中挖掘提炼出现实生活的伟大精神和英雄品格,探索平凡与伟大,普通人与英雄之间的关系,更深刻地写出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具有英雄气质的人物形象,写我们现实生活大写的人。这部传记作品的创作态度和思想艺术上的成功,值得高度评价。


赵 瑜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原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作家

很高兴参加萧根胜作品研讨会。大家都知道陶瓷,很熟悉陶瓷,我们所用的碗都是陶瓷,但是你真正写这个项目,还是很陌生的。陶瓷是人类社会和大自然通过千百年结合以后非常具有灵性的产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也是人类充分利用大自然的一种高精产物,真正去了解它很难,而且它的技术专项也非常难。所以在多次聊天当中,我也给根胜说不出什么更多的名堂,你说你离开技术行不行,不行,你离开技术怎么去恢复老窑,恢复一个一个古代的名品,谈技术又容易陷入的旁支太多,但是他始终不渝的坚持这样做。其中有一次他采访到山西,两天时间就把弟妹放在宾馆,他一个人在我的房间里一个劲儿得谈这件事,而且当时已经有初稿,我很惭愧也提不出好的建议,但是我对他的精神还是很敬佩的,如果有这种精神也不愁写出好作品来。

这个作品现在出来以后我也看了,首先感觉到这个主题思想的丰厚多元,不是一目了然,而是你在读的时候百感交集,谈了很多方面,比如李国桢是大师,他是留用人员,换句话说就是国民党留用人员,由于五六十年代严峻的政治生态环境下,他非常谦虚,根胜在写这个的时候抓住他的特点,就是永远的微笑,不管走在哪儿,李国桢都是微笑的,我觉得这个抓的很好,虽然他没有正面写内心多么的复杂,但是人物主要的东西都抓住了。所谓的主题丰厚多元,在我看来李国桢这样一个人物所呈现出来更多的是对我们知行合一问题的思考,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个大的关系,比如朱熹说知难行易,知道道理很难,行动很容易。王阳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知道也不容易,行动也不容易,但是合一更难,按照我思我想,一生不去改变,这是非常非常难的。

陶瓷这种特殊的工艺迫使你既得懂它,还得烧成,书中多次提到要有设计,必须有烧成,知道和做之间有一种必然脱不开的完成,所以在建国瓷成功以后,周总理在北京接见、庆功,结果庆功的时候没有叫窑工,叫的是设计者。可是李国桢恰恰就是知道和行两者非常一贯的大师,他必须得像书里谈到的清代造班处的督办必须脱下官服,清代前三代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的高峰,烧瓷大的工艺有72道,小的就更多,古代的瓷督都是脱下官服,穿上工作服一点一点研讨,李国桢就是这样两者结合,不但能够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分析,最重要能够跟窑工一起把这个干成,这个干成根胜没有写,他使中国的小生产、作坊式的工艺变成为走向现代工业,走向大工业生产的一种工业。比如60年代中国达到什么程度,他没有展开写,就是碗荒,中国碗还不够用,在李国桢的手下,他把传统工艺真正变成能够创外汇,几十万件、几百万件给国家换钱,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这样一种知行合一的典型的大师,他做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难点就是我也在反复思量,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在知行合一的问题上做的不如古人,更不如李国桢大师,明明心里知道怎么做,到了我们工作中、社会上甚至到平时的谈话发言表现上又是一套,这是知行合一的主题在李国桢身上有了体会,你怎么想的就知道怎么做,我认为在哲学问题上,陶瓷从泥变成这么高的科学工艺品,确实有它的知行合一必须这样做的道理。而李国桢是长期坚持,确实像炳银刚才说的瓷魂、窑神,达到这样一个境界。

所以萧根胜先生能给我们整个纪实文学界提供这样一个作品,我感到是大家共同的高兴,向根胜兄表示祝贺,谢谢大家,谢谢根胜六年多的辛苦,我就谈这些。

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相关内容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