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赛事]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二百零九】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4-12-18 11:57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二百零九】


萧根胜《国瓷之光》研讨会「六」





3月30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中共郏县县委协办的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近三十人的作家、评论家、陶瓷领域专家代表就这部作品各抒己见。



周少华

浙大教授、陶瓷专家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行、各位朋友,非常荣幸有机会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这次研讨会,首先我向《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作者萧根胜先生表示祝贺和由衷的感谢,萧根胜的大作《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出版,也正是萧先生的这本大作,把我们聚集在了一起,并认识了这么多文学界的老师和朋友,对此我要向萧先生表示感谢,与作家朋友交朋友,总会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因为作家是创作精神的产品,而我们是研究做陶瓷的,所以创造的是物质层面的产品,从这个意义层面来讲,今天的聚会必将是与物质有机融合起来,有两个不同的层面来探讨一个同样的话题,就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陶瓷科学家李国桢先生,这也许是最完美的研讨形式了。其次我要向《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作者萧根胜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这不仅仅是我个人,因为我是李国桢先生的学生,所以我也代表李国桢先生的学生和朋友,还代表广大陶瓷界的朋友。《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整整50多万字,直接遍布了南北各大窑区,采访的人和事不计其数,6年时间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时间,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宝贵时光,采访、会见亲密至亲的人,聆听、思考分析材料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全新的写作与时间赛跑,因为走访当年与李国桢先生共事相识相知的老人,大多都是年过古稀之年的耄耋老人,采访这些老先生让他们回忆20年前、30年前、40年前、50年前,有的是60年前、70年前的事,这个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给萧先生介绍了几位老先生,萧先生到了以后他跟我讲,这位老先生不在,这位老先生生病了,有的在医院里。而且老人们的记忆大不如从前,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已不能和年轻时候相比,更何况许多老人讲的都是方言和地方的官话,萧先生也不一定听得懂,所以采访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作者为了更加真实生动的塑造主人公高大的意识形象,他采用了记叙文题材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在保证真实性前提下突出表现主人公人格魅力和品德,这个要形象化的加以描述,就要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保证作品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性和社会性。纪实文学明显的特点就是写传纪实,真人真事为前提,与人待物是方法,文学描述是手段,在这些中间采访材料恰恰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不能虚构,要求更具有严肃性、真实性,所有的艺术和概括加工都不能违反政治性的原则,所以说萧先生对李国桢人生经历和所从事的陶瓷事业以前并不了解,理解起来会有很多困难,所以作者又不能运用文学塑造的手段任意把主人公拔高一点或者压矮一点,所以采访千难万难,成功之路只有一条,就是知难而进,不畏艰辛,采访再采访,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至今已经仙逝20年,在人们的记忆中已被渐渐被淡忘的平凡的老人,在《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中间复活了,平凡老人原来有极不平凡的事迹,共和国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像李国桢这样在国家建设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功臣。

所以感谢萧先生,致敬萧先生,是萧先生的不懈努力和迎难的坚持,硬是把一个为新中国陶瓷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新中国陶瓷科学事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被南北各产区窑工尊称为高高工的李国桢先生拉入到人们的记忆当中,并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不可以没有英雄,而真正的英雄也并不一定来自于战场,李国桢先生就是一位貌似平凡,却为新中国陶瓷发展事业中创造了不平凡成就的平民英雄,他还是一位陶瓷人心目当中永远的窑神。所以作者以丰富的材料,真挚的情感,深入的思想,厚重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曾经为陶瓷科技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陶瓷专家李国桢先生的故事,描写了在一个特殊的时空中,生存下来的中国陶瓷科技工作者所展现的爱国敬业、不求功名,只求奉献的一生,塑造了一个中国陶瓷科技工作者生动而精彩的形象,具有爱国家、爱人民、爱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的平民英雄,这是我读了《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以后的一点体会。

萧先生在书中间借用了我的论文,关于陶瓷科技专家李国桢的生动故事,实际上要展现的是新中国以来中国陶瓷工业发展经历的曲折、道路艰难的历史,李国桢先生生动的故事让我看到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传统道德观和奉献科学的精神,从李国桢的性格和品格分析,展示了一代新中国知识分子典型的思想特征和气质,就是坚定的信念、爱国敬业、忠诚厚道、忘我的工作,只讲奉献,不图回报,忍辱负重,无怨无悔,通过这样一个政治的时代,里面的故事更加体现主人公这一代人的思想境界跟人格魅力,这样的群体才是我们国家的民族脊梁。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不但是一部有血有肉的纪实文学作品,而且还是新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读了以后感觉到有一些原来中国陶瓷史书上没有的或者说错误的东西,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进行补充和修正,所以这是一部弘扬正能量、讴歌新时代的好作品,我不懂文学写作,所以萧先生曾经在写作中间交代我一件事情,他要我校对这本书有关陶瓷工艺技术相关的一些词语,这本书我前后看了三次,我觉得这本书关于陶瓷技术词语解释是没有问题的,没硬伤。最后祝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王国平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评论家


有一个说法叫一片瓷上说中国,读这本书感觉到一位瓷人身上显示出一种精神来,鲁迅先生在“如何做父亲那篇文章”里写到,成年人应该是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换一下鲁迅先生的话,李国桢先生就是要肩住时代潮流的闸门,放陶瓷文化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他身上显示出了一种苦行僧的精神。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萧老师把整部书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试图用文学的方式研究中国瓷,研究李国桢这个人,刚才很多老师都讲了,他花六年的时间,采访几百位对象,有116个参考书的书目,萧老师又在路上又在书斋里,下的应该是一个苦工夫,也是硬工夫,同时也是笨工夫、死工夫,这就想起了我在十年前在报纸上做了一个作家群的栏目,第一篇文章写的就是中原作家群,他们身上很大的特点就是整个河南创作的氛围,萧老师在当地也是一个高级干部,但是他愿意拿出这么多时间来创作,对文学的一往情深,对一位乡贤的敬仰,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

另外一种感觉就是人的命运感,在人生海洋里的浮沉,有时间上的,包括解放前、解放后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最后生前生后事,在空间上从郏县到上海、景德镇、富平,整个串起了中国的南北,这个人生生命的倔强、生命的突围,在生的包围中的一种突围,所以我觉得他写出了一个时代中的人,一个环境中的人,所以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人生的读本,也是一个命运的读本,谢谢。


乔 叶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


参加这个会,对我而言,感受尤为特别。就报告文学界来说我完全是个外行,这种跨界的会我很少参加,近些年来我第一次参加的报告文学研讨会是萧根胜的《青海长云》,第二次参加的报告文学研讨会则是他的这部《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这个会也是我到北京工作后参加的第一个跟河南有关的会,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


虽然是在北京开这个会,却因河南的同仁和朋友来了很多,乡音萦耳,若在家乡。和他们上次欢聚是在春节,相隔并不算久,尤其是萧根胜,这段时间和他电话及微信联系得频繁密切,这次见面熟稔得如同昨日才见。远远地看见他,他的笑容便如以往一般温暖绽放着。我叫他大哥。他在地方有行政职务,在省报告文学学会也兼有职务,更是报告文学的名家,按说应该叫他老师的,我却忘了跟着谁叫起的,常叫他大哥。回想起来,大哥这种听起来似乎有些江湖的称呼,我好像没这么称呼过别人。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年长,更是因为他让我敬重的地方很多。

比如他的写作态度。研讨会上,大家都谈到了他的写作态度,这自是毋庸置疑的。就拿《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来说,从他开始动意创作到成书这几年,每次我们见面,他就会提到正在写的这部作品,会说到创作构想,会说到有什么关键进展,会说到采访了什么人,会说到有什么障碍困惑,说到动情之处,常常不能自已。总之是,这本书的创作就是他近几年的精神圆心。因为已经习惯了他如影随形的讲述,李国桢便也成了我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感情上也一直在不自觉地接纳这本书,因此拿到这本崭新的书时,竟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一字一句去读的时候,感受更是不同。他总是很自谦地说自己是基层作者,但他对自己在创作上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水准的,其勤奋努力以及孜孜不倦地汲取探索,早就超越了一般的基层作者。就这本书而言,历时六年,行万里路,采访了两百余人,仅书末注明的参考书目就达116种,各种辛苦,可见一斑。

他也很有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有直接的体现,比如说他如何接人待物,如何与人共事,新冠疫情的时候他如何积极地去做公益,深入到疫情一线对医务工作者进行采访,并写出了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村医姚留记的最后时光》——蒙他信任,我有幸第一时间读到这部作品并为其推广传播略尽了绵薄之力。而作为作家,这种魅力也会有间接地体现,那就是在他写别人的时候。书中的人物岂止是书中的人物呢?人物的背后就站着作者自己。恰如李国桢。就专业领域来说,李国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在自我道德的完善上,他也站在高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谓是一个忍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弱者。他被亲友、同行志同道合的人所喜爱,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却常常被挤压在利益的角落里,他去世后的丧事就是很典型的时刻。所以读下来,我心里特别感慨。就文学的宿命而言,是李国桢选择了萧根胜,但就萧根胜的性情而言,也注定了他会选择李国桢。可以说,字里行间写的既是李国桢也是萧根胜自己,通过李国桢,他也在写他的所思,他的所感,他的认知,他的判断,他的价值观,他的一切。

这样的写作态度和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写作品质。以我对报告文学有限的阅读经验而去简单粗暴地理解报告文学的要义,那就是:报告性和文学性。这本书从报告性上来说,展现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信息量非常大。让我尤为意外的是他描述出的历史感。作为一个70后,很多历史场景我无缘亲见,但依靠着他的扎实采访和他在细节方面的耐心还原,文本的呈现就让我有一种充分的信任感。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坚实的结构,大量的采访素材往往会显得碎片化,这本书在结构方面做得很好,将采访素材有效地统摄为了有机的一体。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相当丰富灵活的技法。主人公李国桢早已去世了,作为主人公来讲他不在场,这有很多空白,这些空白固然是可以靠采访贴近,但怎么把采访素材进行优化组合,可能需要作者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断,书里面用了很多散文笔法甚至小说笔法,是相当活泼和多元的,这也有跨界写作的性质,我觉得在守正中有他自己的创新。

我以写小说为主业,说到一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时候,小说家们有一个共识,:很难综述一个时代是怎么样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去表达一个时代中的人是怎么样的,由点及面,滴水藏海。我觉得在这本书中就做到了这一点。通过萧根胜笔下的李国桢,几乎能映射出国家的陶瓷简史。当然,要完整地写这个人,就必然会写到很多他的周边和旁支,这样这个人物才能得到有力的支撑。也就是说,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生命史,还可能是多个人的生命史,甚至是多个家庭的命运史,这样的写作很有意义,当然也更有难度,人物的复杂性、时代的复杂性、行业的复杂性都在其中。从这个角度上去看,这本书也抵达到了很好的层面。

就我读到的报告文学作品来说,这部作品体现出的文学性超过了太多作品。不客气地说,好多报告文学作品是报告多,文学少,但他这个比重是非常匀称的。情感的浓度也很高,这也是特别打动我的一点。在他的《青海长云》研讨会发言的时候,我批评了他写的个人感情部分,我说,这样一个女人成为了你的妻子,和你同甘共苦这么多年,肯定是有很多柔软的东西在里面的,你怎么能写得这么干巴巴呢?我当时很是不满,说你这个情感很弱。但在这本书里,情感部分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写李国桢妻子的这部分,写得非常好。对李国桢本人也可以读出作者的感情,敬佩、心疼、理解、愤怒、欣赏等种种都有。写得既详实又真挚,既朴素又饱满。

常常听到一句话:文学是弱者的事业。以我的理解,强与弱是很辩证的。也就是说,书写对象如果是弱的,我们有责任写出他强的部分。书写对象如果是强的,我们有责任写出弱的部分。明与暗以及明暗之间,强与弱以及强弱之间,诸如此类的状态,既是生活的真实,也是写作的真实。真实是最恒久的力量。我在萧根胜作品读到,他已经拥有了这种珍贵的力量。


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相关内容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