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赛事] 郭进拴|六十岁说【一百九十三】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5-01-09 09:29

郭进拴|六十岁说【一百九十三】


       龙泉寺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鸠山镇大鸿寨山脚下,大鸿寨因轩辕黄帝的大将大鸿氏在此安民筑寨而得名。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龙泉寺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受具足比丘戒·西行取经的第一人——汉魏高僧朱士行所建。现今龙泉寺占地1500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观音殿等建筑组成。龙泉寺观其地形,左、中、右三面九道岭脉拢聚于此,乃九道山脉聚拢之地;三面环山,正前方有一平坦的墩阜,形似供案;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小溪环合,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断。南视有百峰排列,实为钟神锍秀之地,乃佛家圣地。因寺后之山叫青龙岭且山谷有泉之故取名“龙泉寺”。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朱士行在洛阳讲经期间路过此地,这里天降瑞象,空中五彩祥云笼罩山顶,佛光出现,大师瞭望见远处有一大佛平躺在山脊之上,方圆群山环绕,奇峰俊秀,松柏翠绿,小溪潺潺,突发心愿在此修行,并建造宝刹,取名“灵光寺”,寺院建成后于寺内种下银杏树<又名公孙树,白果树>。到了隋朝,瓦岗军在大鸿寨起义,混世魔王程咬金和贾家楼四十六友在此设香堂二次结拜,又把灵光寺改为“香堂寺”,大鸿寨改为瓦岗山。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瓦岗军阵亡将士,下诏把香堂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改为“慈恩寺”,并御赐“卧佛山永宁护国大慈恩寺”。同时为了表彰秦琼当年救驾有功,在寺院不远处修建了一座秦琼庙。寺院建成后,唐王李世民还专程来到大鸿寨,请慈恩寺的和尚为他诵经,以求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由于慈恩寺也是他当年推翻隋朝建立大唐的根据地,他在寺中立了一座御碑亲书“佛光普照”四个大字。明英宗八年朱启镇到该寺降香,喝了山门前的泉水,感觉甘甜,顿觉舒爽,观寺后山式如龙,寺前又有九龙绕池,龙口击水因而改名“龙泉寺”,封该寺方丈崇威禅师为归山上人,后又赐为国师,并亲赐玉佛三尊,铁佛一尊。此后,寺院方丈多次被皇帝召见和册封。因此龙泉寺也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皇家寺院之一。
    现还有崇威禅师修行住过的山洞,当地人把此洞叫做“长老洞”。旁边还建有一座长老院,院内有崇威禅师的金刚座和长老的舍利塔。龙泉寺始建于东汉,盛行于隋唐,到明朝是空前繁荣。龙泉寺显存文物有地藏殿一座,建于明洪武(公元1390年),清道光六年最后一次修缮;千年银杏树一棵,隋唐时期石碑一个,龟形碑座一个,殿堂的柱石,门石依稀的古石碑等。还有碑文记载,少林寺第七代主持曾常住在龙泉寺内,后故于寺内,葬于和尚坟(现位于景区内长老阉村南200米处)。朱士行,是汉魏时期的高僧,法号八戒,中国佛教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人,祖居颍川(今禹州)。少年出家为僧,但未受戒。魏齐王曹芳嘉平二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当时,朱士行正在洛阳,立志学佛,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汉家沙门第一人,同时也是三国时期第一个前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他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钻研、讲解《小品般若》,感到经中译理未尽。因为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不明,又不联贯。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公元260年,他从雍州(今长安县西北)出发,越过流沙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果然得到《大品经》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写,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以八十高龄终老于阗。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