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赛事] 陵墓石刻
来源:全息网
作者:王翔
发表于: 2021-03-01 08:19
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献、昭二陵为唐初所建,制度未定,石刻题材与乾陵以后的16陵迥然不同,献陵的四门各有一对石虎,内城南门之南有石犀和石华表各一对。昭陵由于山南地形险阻,石刻群均集中在陵北山后的司马门内,有唐高宗永徽年间所立的14尊“蕃酋”像,在东西两庑还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① 狮子;② 石人石马和马夫;③ 翼兽和北门六马;④ “蕃酋”像;⑤ 华表;⑥ 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唐18陵石刻大致可分为4期:① 初唐时期,献、昭陵石刻群组合尚无定制,献陵使用石虎守陵,石刻风格雄健有力,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格。② 盛唐时期,包括乾、定、桥3陵,石刻群组合制度化,石刻群气魄雄伟。③ 中唐以后,包括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等8陵,石人中出现相对而立的文臣和拄剑武将,石马矮小,石刻制作粗疏、体态无力、线条松散,说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政治、经济由盛转衰。④ 晚唐时期的章、端、贞、简、靖5陵,石刻体态瘦小,神情萎靡不振,反映了唐王朝政治、经济窘困,已濒临灭亡。在勘查中曾发现石匠的题名,如献陵的石犀上有“武德拾年九月十一日石匠小汤二记”,乾陵隧道上的填石中有石匠的人名“焦才”、“常黄”、“常惠”等。唐陵现存的碑石,计献陵2座、昭陵41座、乾陵2座、桥陵5座、泰陵1座,是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上一篇
敦煌泥塑下一篇
佛教雕塑分享到:
相关动态
佛教雕塑
2021-02-24 16:50
102797
中国的佛教雕塑正式记载是在公元200年以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约220-280年)记载有"窄融大起浮屠祠内有一尊金铜佛像",这是中国正史中首次明确的雕造佛像记载。 现存后赵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金铜佛像是中国有明确纪年的最早佛像,标志着定型化的单独佛教雕塑已普遍出现。 ...
大足石刻艺术
2021-02-24 16:50
104986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
泥土仿真动植物雕塑制作
2021-11-05 09:14
152941
仿真雕塑的艺术语言,是非现实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其创作的艺术形象,是雕塑家心理的审美幻觉。从仿真动植物雕的起源到发展,皆以装饰功能为基本原则,并带有神秘而独特的视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