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六】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4-11-24 10:58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六】


        我们真正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几天不见,两人都想得慌。那年腊月二十九,文化馆要到上海去拉一批哈哈镜,赶在正月十五(灯节期间)办展览用。临年傍节的,谁不想过个团圆年?正愁没人给我当帮手,我就向张久益老馆长提议:“让进拴和我去吧!”就这样,两个司机轮流驾驶,我们在敞篷卡车上用被子包着身子,一路颠簸着向上海驶去。从未出过远门的进拴高兴地在卡车上一路高歌,几乎是唱到了上海。现在回忆起来,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感觉;几十年的风雨见证了几十年的友情,进拴感我知遇之恩,总唠叨着栽培之情,我却觉得这是一种缘分,一种患难之交的亲情和纯洁的友谊。以至他后来到上海复旦大学进修,到鲁迅文学院镀金,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去领奖,总忘不了给我写封长信,在信的落款处写上:你的拴!从一个放羊娃到一个专业文化干部,从一个地道的农民,到一级作家,五十岁的进拴已步入人生的辉煌和创作的黄金期。纵观他的成长历程,恰恰印证了逆境出人才这个真理。如果说几十部文学专著是他奉献给社会的精神食粮,但勤奋、执著则是他传给子女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哲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而我却说:五十来岁正年轻,正是作家勤奋时!进拴弟出身寒门,饱尝生活艰辛,生活在最底层,更了解平民疾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动态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七】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七】

2024-11-24 10:59

686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七】 生活这部百科全书给了他厚重的知识积淀,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都应该感谢生活,因为生活才是他真正的老师。他的创作路子很宽泛,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曲艺、报告文学都能涉猎,而且卓有成效,属于高产型作家。文如其人,这话不假。细读他的作品,都有一种直面人生,横陈其概的感觉。写景状物,不吝华词,大赞大叹,尽情挥洒,言犹尽而意未酣,物已现却情未了!而且多用排比句式,夸张中坦露,挥洒中言情,读来韵味浓烈,诱人且多感怀;写人叙事,表意直观,妙语连缀,淋漓酣畅,快人快语。奔放而不失细微,朴实中透出灵气,而且善于刻划人物内心世界,借物咏志,直抒胸意,很容易让人对号...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八】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八】

2024-11-24 11:00

612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八】恸哭姨妈 2012年9月15日晚,正在桂林出差的我,在商店挑选了一些酥软可口的桂林特色食品,准备捎回去让久病在床的姨妈尝尝鲜。我刚刚提着一大包桂林特产回到宾馆,就接到了二弟进宾的电话,说是咱姨老了,后天办事。顿时,如五雷轰顶,我泪如雨下,手中的包裹也“扑通”一声掉到了地下。我的外爷、外婆、舅舅、舅母、父亲、母亲都已先后病故,只剩下姨妈这一个最亲最近的人了。自从2005年我母亲病故后,我姨妈的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渐渐病倒了。我每年的春节回老家都会在第一时间去看老姨,每看一次,我们都会抱头痛苦一场。可现在老姨走了,我心里很难受,姨妈是那么疼爱我们,小时...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九】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九】

2024-11-24 11:00

655

郭进拴|我的鳌头【一百四十九】 姨妈虽然是个极其普通的乡下妇女,可她却有初中文化,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姨妈性格开朗,为人忠厚,对子女疼爱有加,和妯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处的非常和谐。我的姨妈名叫冯娇,姊妹兄弟三个,排行老二。在她小的时候,由于外婆身体不好,姨妈很小年纪就帮外公分担家务和农活,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坚强的姨妈帮着外公支撑着这个家。20岁那年,姨妈像她身边的很多农村姑娘一样,到了出嫁的年龄,经媒人说合,姨妈嫁给了伊川县半坡乡鲁沟村一个名叫鲁根栓的老实本分的农民,后来姨父到义马煤矿当矿工,因矿难受伤又回乡务农。当年姨父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姨父在家排行老小,他的父母又过世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