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一十】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4-12-26 09:54
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一十】
马老师爱妻子,他在《雨中念老伴》(原载《新城》2001年增刊第2期)中这样满怀深情地写道:
最难熬的是转商品粮前的五六年,家里三个孩子,又种8亩责任田,家庭副业又搞得红红火火:喂了两头母猪,三只羊,奶了两窝猪仔,养了七八只鸡,这些全是张嘴货,要吃要喝,要拉,要撒,必须供得上。单是用水,每天最少需挑6担,草要天天割,粪要三五天一垫,上工又不能少,当时我在临汝镇高中教学,教复习班的语文,没空过问家里的事,家庭的重担几乎全由她一人承担。当时,我的家乡流传一首民谣:“不行运气嫁马庄,临老使个背背锅”。果真如此,老伴不到50,面貌全变了。红光先从脸上逃走,取而代之的是青黄色,光艳的脸上隆起了皱纹,又干又粗,明亮的大眼渐渐凹陷,出现了近视,而且近视的程度日甚一日,洁白的牙齿松动了,脱落了,黑发渐为花白的头发所代替,挺直的腰板佝偻了,身高立刻减低了许多,伶俐的双手渐渐迟钝了,记性渐被忘记所代替,人们都说她老了,她自己也唠叨说”真是老了!”
现在的老伴远不如先前的老伴。
现今的老伴,眉也粗了,眼也小了,而且高度近视,面前5尺地方的人就辨不出是谁,先前丰满的脸盘变得瘦削难看,先前的红白色已经消尽,先前微笑时两个浅浅的酒窝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高高突起的颧骨,先前白嫩的手指,如今已变成了粗糙的老榆树枝。
她仍然勤劳,干活不惜力气,每天拉一辆破烂的,早已过了时的架子车,出入于汝州教师进修学校。早晨,当时钟刚刚响过五下,她便一个“起”字未落音,人已坐在床沿上了。接着是捣火,添锅,上厕所,给我擀面条,端饭锅炒菜,接着是收拾菜车、整理菜、打气,待把我的饭盛在碗后,她也从饭锅里舀上一勺,狼吞虎咽地吞下,一个“走”字刚出口,人已站在车辕中了。七点左右出校门,中午两点左右,当人们午饭后,正美滋滋地歇晌时,她才拖着疲乏的身体步回学校,要么又饥又渴地慌乱地喝下那已做好的半热半凉的糊涂饭,要么捣开半封的煤火,自己下面条,待午饭刚进肚,瞌睡虫已使眼皮即将合上,于是忙上床休息一个多小时,待时钟将敲四下时,立即起床,拉车又出校门了。直到晚饭过后,敲晚八点铃时,才又挽车回校,喝汤早的,已散过步,看过电视,正准备上床了。这时,我的老伴,才在处理好车上的剩菜之后,重重地坐下,喝全校最晚的一碗汤。吃刷之后,还要在睡前洗一下脚,以解除一天的疲乏。十点过后或十一点才睡停当。第二天早上5点铃一响,一个“起”字刚出口,人又坐在床沿上了,紧张的一天生活又要周而复始了。这个两头见星星的倔强的妇女,就是我的老伴。
入城十年来,她总在劳动中度过。她挣的钱,如实说,足有5万,可她淌下的汗水呀,谁也数不清,量不出,那滴滴的汗水汇成了一个无形的功德匾,对于她来说,是受之无愧的。
今天又下雨了,她依然风雨无阻。雨水哗哗,她像每滴都落在了老伴的伞上,也落在了我的心上。透过远方的雨帘,我似乎已看到老伴依然倔强地挺立在雨中,正在给人称菜呢!
马老师对师母的情之深,爱之厚,意之浓,流淌在字里行间。
马老师还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了他的子女、孙子、学生和社会。
四十年教诲,四十载深交,马老师为人师表,为我树立了做人、为文的楷模!
马老师四十年磨一剑,他以始终如一的坦诚无私和勤奋不息,结出了累累硕果。这部专著佳句叠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议论精确,实用性强。充分体现了马老师的博学多识,他才思敏捷,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想象力丰富,书中处处透露着青春的气息,有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有对命运的感悟,有对历史的总结,有对生活的期待,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不少篇章针砭时弊,呼出了民众的心声!这是一部风云跌宕、意蕴深厚的书,这是一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书,这是一部启迪心智、激荡热血的书!这更是一部开卷有益、值得一读的好书!
执著追求真善美,虽经沧桑不改初衷,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马老师。我心里总是不自觉地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品如松石香在骨,人若秋水玉为神。”的确,马老师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品格似松石,他的情操若秋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下一篇
江亲莲:小巷深处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