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四】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5-04-06 00:41
【三百二十四】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小说尖锐地展示了旧有国有企业体制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局面的弊端,廉洁奉公的陆承业没能挽救红太阳集团的衰败,能干老练的王传志贪污受贿陷天宇集团于小利,陆川县的各种小型国有企业在亏损中被民营老板陆承伟悉数收购。而与市场经济同时出现的民营企业却在国有企业的颓势中崛起,如鱼得水,欢蹦乱跳:陆承伟的实业有限公司在短短时问里,资产达到好几个亿。由几个下岗职工凑钱开设的都得利百货零售公司对国营百货公司造成严重威胁。小说所描写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同生存状况,是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中国社会的转型面临着多种可能性。
市场经济是资本运作的经济。陆承伟这类亿万富翁一旦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宰,中国的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在前面加上社会主义的名称。史天雄下海的动机是想借用金月兰的民营商店,建立一种用《国际歌》的理想来运作资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资本势力。都得利公司在陆承伟使用阴谋诡计控股51%之时,史天雄的试验显然失败。然而情节戏剧性地发生了逆转,陆承伟天良发现,最后把他个人的控股退还给都得利,都得利在小说的结尾仍然保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资本势力的地位。这种戏剧性的处理,在文学作品中是可以的。它无非展示出生活发展趋势的多样化可能。在小说结尾,史天雄将成为天宇和红太阳两个大型集团公司合并后的老总。而像史天雄这一类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又有运作资本实际能力的人,如果真正能够成为国有大型企业的法人,也有可能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下去,使市场经济前面戴上社会主义的桂冠。读者在柳建伟的艺术假定性中,看到的是现实生活的充满矛盾、扑朔迷离的人生世相,是现实发展趋向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设计蓝图。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社会转型承受的负担。都得利公司和"一元面店"的出现,是这些下岗职工面对时代难题所作出的英雄壮举。读者在接受情感感染的时候,可能会感受到,中国改革真正的英雄是人民,中国前途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选择权最终在人民手里。承担着改革沉重负担,决定着改革命运的是人民,人民是真正的时代英雄。毛小妹、金月兰、王小丽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性人物形象。主人公史天雄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英雄的代表,只是因为他从毛小妹等人身上感悟到了人民在改革中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高官的养子和女婿,一个政府的司长。中国的未来在于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之中,陆震天这个老革命家的洞见,为小说所竭力寻找和展示的时代英雄作了有力的注脚。
有人说过,小说就是“往小里说”,这应该说是深知创作艺术规律的经验之谈。不过,一些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往往不屑于仅仅纠缠在街谈巷议和儿女私情之中,他们更愿意关注那些关系到国家兴败、民族盛衰、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重大问题由于很难往小里说,所以就常常影响了这一类小说的艺术品质。如何提高重大题材小说的艺术性就成了这些作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柳建伟推出的“时代三部曲”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果说在《北方城郭》中,重大主题多少被情感纠葛所遮掩;在《突出重围》中,重大主题又多少影响了人物性格和情节、细节的丰富性,那么,到了《英雄时代》,他已经基本上做到了大处着眼,小处着笔,提高了重大主题小说的艺术品位。
柳建伟的小说一贯以理性精神和盛世忧患见长,《英雄时代》也不例外。这部小说所关注的是,在我国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如何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定。这一问题不仅重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那么,在对这一重大主题进行艺术处理时,他是怎样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呢?
首先,小说没有把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力量作为矛盾对立的双方,而是设计了两个成长道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的人物,让他们以不同的目的和方式进入私营经济领域同台竞技,并试图以他们的不同结局对小说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两个人的战争。这是采用了小角度。在处理史大雄和陆承伟的关系上,作家可谓是颇费苦心。他们是成长于同一个家庭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又是有着姻亲关系的姐夫和小舅子。一个是“圣徒级”的司局级国家干部,一个是信奉“金钱万能”、拥有上亿元资产的私营业主。他们各自在家庭和社会的或“中心”或“边缘”的地位处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情感关系,以及由他们可能联结起来的社会关系,具有极其丰富的可能性。这样,小说虽然是由小角度切入,却具有无限扩展并进入大问题的自由通道。
其次,小说没有把重大的社会冲突置于中心地位,而是设计了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这些关系层层纠缠、彼此制约,不断影响并推进着事件的发展。这是采用了小冲突。不错,主要人物应该“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不过来自历史潮流的动机往往就表现在琐碎的个人欲望之中。史天雄辞职下海,固然主要来自他理想主义的冲动,但如果他和陆小艺夫妻恩爱,谁又知道他的理想主义将如何表现呢?陆小艺对史天雄的种种干扰和阻挠看似出于自私的个人欲望,但她那种彻底政治化、官场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谁又能说不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呢?至于陆承伟和他几任女友的感情关系就更是不仅有当下社会潮流的浸染,还有昔日历史潮流的印迹。
最后,小说从始至终没有致力于重大事件的铺排和描述,而是选取了小事件。小说中最大的事件是红太阳和天宇的合并,这一事件开始由史天雄提出,到小说结尾才因王传志辞职而完成,事件的全部进展几乎都被安排到了幕后。在前台演出的是诸如过生日、看房子、拍电视剧、卖下岗面,夫妻情仇、情侣聚散、至亲兄弟心存戒备,重逢战友志同道合。这些小事件彼此交叉、互相推进,共同汇成了一条事件的洪流,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推动着并反映着大事件的进程,使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水到渠成。
《英雄时代》的这些艺术手法使得重大社会题材的小说更像小说了,它的艺术经验是可贵的,也是值得重视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