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新城美韵【十】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郭进拴

发表于: 2024-09-20 14:20

  郭进拴|新城美韵【十】


  待到隋朝统一南北,隋文帝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改西魏、北周时于应都故城所设滍阳县为“湛水县”。应都故城西临应水,南滨滍水,虽北距湛水不远,但并不在湛河流域之内,而隋朝竟以“湛水县”名之,足见湛水之利影响之大。“湛水县”这个名字,用了15年,到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将湛水县改为犨城县,县治仍在应都故城。此后,唐宋两代,湛水的灌溉之利仍发挥着不错的效益,蒲城店遗址作为湛河流域的重要聚落,照样繁盛。明清时期,湛河的灌溉效益有明太祖命人在湛河流域广开屯田为证。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特下诏书,命总兵葛川率其部属到河南汝州大兴屯田。葛川在汝河、沙河流域布下七十二座屯垦营盘。这七十二座军屯营盘,在明代为军事编制,虽分布在各县地面,但不归所在县管理,而直属军事机构汝州卫;入清转为农村编户,仍归汝州知州衙署统辖。流传至今位于汝河、沙河之间的湛河流域以“营”字为名的村庄从上游到下游有马旗营、余官营、肖营、石桥营、校尉营等十三座,约占七十二营的1/6.可见湛水在明清两代灌溉之利仍不同寻常。

  ……

  作为一个平顶山人,没有人不知道湛河,可以说湛河是平顶山市人民的母亲河。可湛河源自哪里,流经那里?又是如何从涓涓细流变成了奔腾东去的湛河?这段被淹没的历史,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进栓的文章填补了空白,给平顶山人找出了一个明晰的答案。

  进栓是一个勤奋高产的作家,也是一个文风严谨的老学究。他写的文章看似随手拈来,其实读起来却余味无穷,这些年来他著作颇丰,几乎涉猎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它的《新城美韵》,更是他在重病之际潜心打造的力作。整本书气势恢宏,气吞山河。大江东去又不失小桥流水;既有豪放剑客的冲天长啸;又有小家碧玉的浅吟低唱;既有来自苍穹的天籁之音;又有新城民众的狂舞欢歌。新城美韵美在平顶山广大民众的灿烂笑颜里;美在平顶山大众的心里;美在远方来的朋友的目光里。进栓不是园丁,可他写出的花却比园丁种出来的花更灿烂;进栓不是城市美容师,但它描绘出的城市美景更让人流连忘返。新城的美景已经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他的文章是从心里流出的,让我们读起来就觉得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灵与肉的碰撞。它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融入新城区的美景之中,徜徉幻化在美景之中,达到天与人的合二为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郭进拴|新城美韵【九】

郭进拴|新城美韵【九】

2024-09-20 14:20

252

春秋之后,战国、汉魏时代的湛水之利,从蒲城店遗址及寺岗遗址(在大营北、贾庄西)反映该时代社会状况的出土文物,可见一斑。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大地理学家郦道元出任鲁阳(治所在今鲁山)太守,注释三国曹魏桑钦所著《水经》成《水经注》。...

郭进拴|新城美韵【八】

郭进拴|新城美韵【八】

2024-09-20 14:20

226

清道光十七年(1837)《宝丰县志·桥梁》:“湛水桥二座,在城东南,一在焦家店,乾隆年邑人王诠独建,有邑绅李海观碑记。一在野王庄,嘉庆二十四年(1819)监生翟振基等倡建,有廪生董自泰碑记。”野王、焦店在井营东侯堂西,属于湛河(水)上游。...

郭进拴|新城美韵【七】

郭进拴|新城美韵【七】

2024-09-20 14:20

320

无论是平顶山地图把湛河上游标注为乌江河,还是《平顶山市地名志》把湛河、乌江河列为两个条目,注明乌江河就是湛河的上游,基本的一点是肯定的,这两条河实际是一条河,只不过上游叫做乌江河,中游以下叫做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