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一】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郭进拴
发表于: 2024-11-15 10:17
关庙情思
作者:郭进拴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员大将,他不仅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其“湖汉表神功,扶纲伸浩气”的精神名扬天下,被后代帝王屡加追封,受世人无限崇敬。‘‘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唯公号帝君’’,正是关羽高立于万千历史人物之上。千百年来,民间供奉关羽,就是崇敬其“忠.义.仁、勇、信”的精神。特别是明代罗贯中所著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突出塑造了关羽这一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后来又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连播《三国演义》更是童叟皆知。这种精神是炎黄子孙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品格,是做人的规范,是社会的棺模,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滋生出来的文明之果。
武圣关羽陵墓,全国现有三处。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唯此处按皇帝陵寝定制,有乾隆赐“威震华夏”匾额。
我的家乡鳌头,也有一座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关庙。从咿呀学语到初中毕业,是家乡的这片沃土把我养大,是家乡的风把我送入社会。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几岁顽童到两鬓斑白,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家乡的一草一木不时在我脑海中涌现,令我神往、令我眷恋。我常常以鳌头人而自豪。每当闲暇我都要回到家乡,走一走熟悉的田间小路,闻一闻芳香的泥土,听一听老年人讲过去的故事,尝一尝那绿豆面条的味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我家乡的村名也叫关庙村,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就一直是在关爷庙里读的书。记得我小时候常常脖子疼,母亲带我让一个神婆看了,人家号了脉,说是这孩子和关爷有缘,关爷当年就是被人砍了脖子的,那能不疼吗?你回去把关爷请到家里,逢年过节烧烧香磕磕头就好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六十岁说【一百四十】下一篇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二】分享到:
相关推荐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二】
2024-11-15 10:17
218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二】 从此,母亲就在家里敬了老关爷,我的脖子果然就不疼了。2005年母亲去世后,我和爱人又到香山寺请了一尊关爷像,开光后敬到了平顶山的家里。小时候我常听老人讲,以前关庙的大殿内塑有巨大的关公神像,既庄重又威严。每当进入作为教室的幽深大殿里,我总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不敢在此逗留,如果不是结伴而入,我从没有独自进去过。大殿外边高耸的房基和平台,曾经是校长高谈阔论、学生激昂演讲、大队文艺宣传队,尽情表演的舞台。关公的忠义精神似涓涓细流,已经融入到了我的内心深处,这种精神恰似藤蔓,缠绕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这种精神犹如赛跑的接力棒,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关庙人。是...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三】
2024-11-15 10:17
167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三】 以乡情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时有佳作问世。当中的不少散文或继承传统的思乡情结;或诉说故乡的日益更新,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或记叙身处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那极易牵动的乡愁。这些独具创意的散文,或娓娓叙说,或直抒胸臆,或浓墨重彩,或随意挥洒,故园风情在字里行间跳跃着。乡情作品的繁荣,大概可以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上找到时代条件以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者可以说是时代提供了一种潜质潜能被开发的契机。中华民族诞生在原始农业社会的摇篮里,从远古时期开始,生命的繁衍和发展便牢牢维系在我们脚踏的土地上。我深爱那片并不富有却人杰地灵的土地。从鳌头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来的人,都有着太...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四】
2024-11-15 10:17
273
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七十四】 这就是事实,而且是比给百姓们的三国故事掩去了大可能是多半历史真实面目的事实的本来的三国史实更重要的事实。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回事儿!我们的百姓们或曰人民,就是喜欢这样的故事,相信这些事儿都是真的,讲说着这些事儿他们感觉到可信,带劲,解气,畅快,高兴。他们觉得,事儿就该是那样儿的。因为,这个故事的今天的这样子的面貌是在他们的千百年共同的口头讲说编排演绎形成的不稳定的版本的基础上经过罗贯中创作定型而在创作成书后重又给他们在给罗贯中定型和提高了的新版本基础上讲说但却大概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给有点儿复归原版地甚至是重又有点儿流态化地他们化了的! 尽管如此,人们中的...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