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一十四】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5-04-09 01:26

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一十四】


        我们在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像花地毯一样的湖边漫步,望着两岸美人发丝一样的垂柳,望着石阶下落英缤纷的桃、梨花,心想:不仅搞艺术、做学问要师法自然,就是做人,不是也应该以自然为师吗?常见大海,可使我们心胸宽厚、宽阔、宽容;面对高山,我们希望变得巍峨、挺拔、坚定。观赏梅、兰、竹、菊,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我们的品性;聆听林涛泉声,可以领悟大自然的整体和谐和生命节奏。人在大自然面前因无须戒备、防范而变得坦诚、开朗。这些均有利于我们形成旷达、愉悦的心境。故古人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乐天者必长寿。

       大自然永远滋润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想象,丰富我们的创造。大凡大艺术家全都酷爱自然。贝多芬迷恋芬芳的田园,屠格涅夫热爱辽阔的草原,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李太白把酒问月、笑傲江湖。试问大自然中之生物,哪一种不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随便一株小草,随便一棵树,随便一只鸟,随便一条鱼,随便一只蝴蝶,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整体结构,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姿态,和环境之间显得那么和谐、合理,天衣无缝。试想文学艺术作品的结构、气韵,如能达到动植物那样完美、那样酣畅,那将是一种何等成熟的境界!因此,无论在为文、为人上、大自然永远是我们最好的导师。

        过大浪河上空的焦枝铁路大桥,我们沿着乡间小道来到了一年一度的庙坡古刹大会会场,卖布匹的、衣服的、农具的个体户在山坡上排起了两条长长的街市,河北省邯郸市豫剧团和鲁山县豫剧团正在唱对台戏,山上山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们挤出人流,继续沿大浪河前行。那些游人想带走所有的花香,揽去满河的春光,而我的欲望不就是那么一点点:牵走一河缤纷的云,与这河水谈谈我的心……

        红云下面是什么?白云下面又是什么?是黄土。是山石。是一颗智慧而又残酷的魂灵。唐代大诗人元结的忠骨就安葬在这儿。元结,字次山,天宝十二年举进士,他在《农臣怨》一诗中哀叹:“将论草木悲,欲说昆虫苦……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元结朝京师,下榻于长安永崇坊寓馆。不幸身染重病,四月病故。噩耗传出,朝野震悼,大书法家颜真卿及元结生前的好友、故将,纷纷赶来奔丧。十一月,他们亲扶灵柩,含泪将元结送到鲁山青岭泉坡安葬。素日千金求一字难得的颜真卿,根据故友生平亲自撰文,觅坚石大书深刻为碑,立于墓前,以表怀念之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作文大赛
40届书画大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