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九十七】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5-04-13 00:38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九十七】
方友这里说起郑克西郑老师,我稍说几句。克西与我是华东新闻学院同学,1949年9月我们一起由上海来河南,先在河南日报,1950年2月又一起被重新分配至河南省文联。1980年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克西与我都当选为副主席。方友这个文学新人,是克西首先发现的,他介绍我看了方友发表的两篇作品:《杨林集的狗肉》、《颍河风情录》,记的好像是发表在《安徽文学》和《百花园》上。我也喜欢,以为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真家伙。我们就商量决定,虽是刚刚起步的乡村青年作者,但路子很正,潜力很大,请他来开会。这就是方友说的所谓作“梗”。于是,他心情紧张地走进省文联会议室,这就算是他进了“场”,进了文学这个场。1980年冬天办了三个月的文学学习班,也请方友到了场。后来对那个班上的有些学员包括方友在内昵称为“黄埔一期”,那是他们作为写作者的难忘记忆。学习班结束后又组织学员去西南而华东的采风活动,历时近月,大开眼界。克西已于2010年去世,享年81岁,有小说集《杏林春暖》、散文集《三门峡纪事》等存世。
之后,方友就成了经常被邀到场的人。1985年,我以为对新时期的河南文学界是重要的一年,那一年河南的小说家们勤奋劳作,获得好收成,在全国引起很好的反响,令人高兴。年末,即1985年12月10日,我们开了个小说创作评论工作座谈会,这个会也请方友参加。我在会上有个讲话《继续推进小说创作的好势头》,专门讲了方友几句话:“还有一个孙方友,也是农民作家,他在颍河旁边编织着他的颍河风情画,他的作品,他的语言,我认为是有个性特色的,这也是个‘危险人物’”。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危险人物’看着我的眼睛写着感动和兴奋。方友在《南丁印象》中说,“扫描器般搜索着他所熟悉或陌生的眼光,每次‘扫描’,总要在我的身上‘顿’一会儿。我就与他用目光‘交谈’,仍是投机,仍是和谐。”这大约可以算作这种目光“交谈”中的一次。
1990年方友从他的家乡淮阳县新站镇给我来信,对我1985年时的“危险人物”说,做出回应:“何老师:半年未见,甚是想念。今年我情况可以,到年底有望发出二十万字,已占《星火》《北京文学》等刊头题,《钟山》将发表我的中篇《虚幻构成》,用崭新的视角叙事,由苏童责编,我不知此篇能否构成‘危险人物’的前奏?但我对这部小说抱希望颇大,当然这也有个命运问题。另外《百花园》十期也将以头题推出我的笔记小说,四期推出我的四篇已有《小说月报》等几家转载。墨白今年也行,《清明》《钟山》《百花洲》《当代作家》都有中篇问世,《收获》也有一部《同胞》写的可以,责编已经送审。情况汇报完毕。学生孙方友敬上,1990年9月10日于故里。”墨白是方友这位大哥的三弟,当年也在故里做小学教师,从事业余写作。可以看出,方友对其1990年的成绩单有些情不自禁的得意,迫不及待地要告知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九十六】下一篇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九十八】分享到: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