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童趣儿【一百八十九】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5-01-02 09:34

郭进拴|童趣儿【一百八十九


【郭进拴原创】猪毛缨

    猪毛缨是生长在我的家乡鳌头一带山坡上的一种草本植物,也有人称它为扎布楞。一婆婆,一缕缕,毛毛轰轰,全身状如松针,春天鲜嫩时可以食用,进了秋季就成一蓬蓬横冲直闯名符其实的扎布楞了,身上长刺,浑身长角,圆咕隆咚,黑乎乎,谁碰扎谁的怪兽,扑扑楞楞,随风滚动,四海漂流了。

    不过,别看猪毛缨其貌不扬,外表一眼看上去甚至有些卑微、渺小,就连最普通不过的小草都不如。不过,就是这种看不上眼的植物,在我的家乡鳌头,山上山下长得高大得很呢,那是抗风固土的大英雄,是救苦救难的好汉子。在并不算太远的困难时期,猪毛菜与苦苦菜,小苗菜一道用卑微的身体,给家乡鳌头的乡亲们当干粮、当饭、当肉,填饱了父辈碌碌饥肠,养活了生命,养活了山乡,才支撑起一代代鳌头人坚强信念,爬过山、越过沟、趟过河,走到今天……  

    猪毛缨,总是蜷伏着生长,蜷伏状咋看起来有些猥琐,猥琐的看上一眼都让人心寒。了解猪毛缨出生地就更让人心痛了。肥美的山水间,你找不到它们的影子,只有贫瘠的山地、干裂的丘陵上,那是猪毛缨的栖身之地啊。可它并不气馁,内心依旧充满阳光,还在用它弱小的身体抵挡着山里的风雨。可这些还不算啊,还在困难时期,人们种一葫芦打一瓢的岁月,没有人家哪顿能够缺少得它啊。年挨年,一日三餐哪一顿没有离开过猪毛缨猪毛缨真正可称得上救命菜、希望菜。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鳌头人所谓瓜菜蛋生活,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猪毛缨填肚。那时我还小,父亲给生产队放羊,母亲就带着我们姐弟几人,跨上篮子走进北山拣猪毛缨去了。那时去北山还要过抱玉河,河床很宽。多雨季节水面二三百米,母亲要背着妹妹,姐姐抓着我的手才能趟过河去。河两岸就是丘岭,那土地干燥酷热,猪毛菜却无所畏惧,嫩鲜鲜的一片一片的,婆婆娑娑,郁郁葱葱,母亲用刀割,我们不管能吃不能吃尽管用手薅,装满了筐,塞满了两个布袋子,母亲扛一个,大姐扛一个。我与二姐一人挎一个框,那架势就像打了胜仗,满载而归,往回走时日头也快落山了。回到家中母亲不管多累,开始忙着给父亲与我们做饭了,而这顿晚饭主要还是猪毛菜。因为那时最奇缺的就是粮食,母亲用半碗米就做成一锅香香的猪毛蔡粥,一小碗面与猪毛菜参合上就能蒸上一锅香香的饽饽,还有一团团猪毛菜团团,蘸酱吃那就是过节了。有时母亲把玉米面与榆树皮碾压一起磨成的面,合上一小碗就能做一锅劲道可口的猪毛菜汤,吃得一家人汗流浃背。父亲有几次放羊回来,竟然背了一大梱猪毛缨,后来常常风趣的在我们儿女们面前说,你们的母亲可是作猪毛菜的行家哦。这时母亲也不轻不重的丢出一句,那都是你的好处哦,那能耐啊。常常是父亲一句玩笑,闹得个一脸尴尬,只好毫没有面子的回一句,都怪那穷困的年代啊,便不了了之。不过在那困难时期,还真多亏有母亲的好手艺,换着样的用猪毛菜为我们作着可口的饭菜,我们才得以活下来。可这就足以让我想念、让我留恋、让我厚爱,因为猪毛缨救过我一家人的命。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