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一】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来源:会员中心
作者:2855510
发表于: 2025-02-01 10:41
【二百五十一】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坐在缆车之上,向外瞭望,葱郁青山间云飘雾绕,如烟波袅袅,如纱般飘飘。索道下面有一个大峡谷,林深茂密,郁郁葱葱。山如仙女,在云雾中翩翩起舞,美不胜收,若隐若现。山谷里乱云飞渡,扑朔迷离,遮得那山影浓浓淡淡,若有若无……忽然云开雾散,眼前扑面耸起一柱石峰,无根无底,凌虚历空,巍巍直插天宇;陡峭绝危,像是天神振臂,一剑削成。烟云慢慢飘来,巨峰渐渐隐去。看那边云雾里又显露一座山峰,像是一片岛屿,在云潮雾汐里浮浮沉沉,隐隐现现。一会儿,太阳从云层里一跃而出,岚雾纷纷跌落谷底。群峰灿若金镶玉配,更是让人神荡魂驰,目迷心醉。山下岚雾又起,流云朵朵,若仙衣飘举,风烟片片,如神袖拂摇。引我于瑰丽奇幻的境界里遨游,仿佛自己也羽化登仙,身在天上。想那深邈幽邃的山底,可是云的家园,雾的故乡?云雾在那里蒸腾着,翻卷着,飞升至半空,又被微风吹散,漫天浮游着又白又亮的银片,又轻又柔的羽纱。
我长子方向带着儿媳张瑞和孙女琳琳、孙子琪琪送我来学习。他们登上了金顶,孙子、孙女高兴得又蹦又跳,又唱又笑。7月19日下了一场大雨,雨中的老君山自有雨中的风韵,在云雾弥漫的山中,除了山涧叮咚的山泉声和淅淅沥沥的雨声外,周围感觉那么寂静,颇觉老君山的仙气缓缓升腾,使得人们也默默地赶路,生怕打破那一份宁静。雨稍稍大了,大家撑起了伞,穿起了雨衣,人在雨中行,人在雾中行,花花绿绿地,给苍翠的山林增添了一抹抹地亮色。在地上,一块块的小小地板上面镌刻着“福”“寿”“禄”等字,有很多字体,有隶、篆、楷、行、草,不一而足,顽皮地孩子走一路踩一路,许是能沾上许多的好运道吧。山雾迷濛伴人行,山泉叮咚悦耳听。不觉间便走到了老君山正顶老君庙。老君庙前建老君殿,后盖藏经楼,明清两代都叫老子楼。原建筑始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一次,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大铁钟、铜牛,一片金碧辉煌,五十年代初期被毁坏,现在的庙宇是2004年重修的。
在中天门的牌坊前,竖立座老子骑牛铜像。由中天门拾级而上,爬五百一十八级台阶,就来到了救苦殿,救苦殿供奉着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
沿山路继续缓步前行,我们好似漫步在苍山云海之间。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向前延伸,路边墙壁的介绍文字,对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足智多谋的张良、修身养性的彭祖、生财有道的范蠡……行走在山路上,我并没有感觉到山有多高。可一踏上悬空栈道,面临悬崖峭壁,脚下云雾翻腾,战战兢兢地走着,唯恐一不小心失足掉下万丈深渊。
沿着栈道向前,功夫不大到达了老君庙。拾级而上,登上山巅玉皇顶,极目远眺,群山恰如沧海中的一座座孤岛。近看孤峰对峙,高耸入云。站在望乡台上,但见山前林木葱郁,灌木丛生,山花烂漫,芳香四溢。回首望乡台,松柏耸立,绿荫如盖。台上人头涌动,游人如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刀郎现象【八十】分享到:
作品赏析